设计师百科

人物

更多
  1. 您现在所在位置
  2. 首页
  3. 人物
  4. 正文

王澍: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有点孤独主义

发布时间:2019-06-23  浏览次数:3135

王澍,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籍得主,1963年11月4日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国美术学院教授。1997年与妻子陆文宇成立业余建筑工作室,致力于重新构筑中国当代建筑的研究和工作。

w

王澍的传统文化素养极为深厚,他的基本理念和审美便来自于宋代山水画和明清园林。

“建造一个世界,首先取决于人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在那幅画中,人居的房子占的比例是不大的,在中国传统文人的建筑学里,有比造房子更重要的事情。”

这个比造房子更重要的事,就是自然。


这是王澍建筑理念的重要基础:重返自然。

他无数次地去看园林,领悟到中国传统文人的情趣——“以小见大”。一座假山,自下往上有三条互不交叉的道路,都可以到达顶端。王澍从中得出的经验是:循环往复,这就是人生。从一座假山,看到人生、世界,以小见大,这是古代文人的情趣所在,也是王澍所推崇的造园情趣。


对王澍来说,造房子,就是造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充满自然山水诗意的世界,能让人们“在某种无目的的漫游状态中,返回一种我们已经日渐忘却的知识,使一种在过去一个世纪中被贬的生活方式得以活生生地复活”。


1997年王澍与妻子陆文宇一起成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在一篇叫做《业余的建筑》的文章里,王澍阐释“业余”:“强调一种建筑观是业余的,实际上就是在强调自由比准则有更高的价值,并且乐于见到由于对信用扫地的权威的质疑所带来的一点小小的混乱。”

我们要想探寻王澍的建筑观点,必须从其具体作品中寻得。最能体现王澍建筑观点的非他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莫属。


他在自序中提及:“我一向认为我首先是个文人,碰巧会做建筑,学了做建筑这一行,从这样的一个角度出发,我看问题的视野就不太一样。”

在象山校区中,王澍抛弃了现代建筑经典规划手法,去除了没有现场意义的轴线关系,对称关系等手法,而是将周围环境作为建筑规划的最大依据,从而形成了自由的、外松内紧的、拥有清晰场所关系的规划模式。王澍在校园内保留了一片农田,使用了因城市化而拆除的传统建筑的旧砖瓦,建筑造型上也试图用一种饱含传统记忆而又简洁优美的造型来达成其建筑与场地的关系。

他在《造房子》中写到:“做象山校区项目,让我有了一种全新的角度来看我以前所经历过的。比如,我觉得象山校园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我童年的回忆。”


从2003年,他同时设计一组名为“五散房”的小建筑,于2006年初完工,其中初次试验了“瓦爿墙”和混凝土技术的结合。在 2004-2007 年间,这个试验被放大推广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的建造中。而在宁波博物馆,这种试验第一次被政府投资的大型公共建筑所接受。


“瓦爿墙”是一种宁波民间的传统建造技术,使用最多达八十几种旧砖瓦的混合砌筑墙体,技艺高超,但因不再使用而行将灭绝。经过王澍的试验,这一传统技术,在当代获得了续存的可能。

王澍在建筑中所用的“瓦爿墙”都是用回收来的旧砖瓦做成的,他在作品中频繁使用再生材料,一直抗议建筑材料的浪费。《时代》杂志特别提到了7年前王澍用66000块来自旧房拆毁的青瓦创作的作品《瓦园》,当时曾经引起了建筑界对当下中国城市问题的关注,并掀起了国际建筑舞台上的中国热潮。还提到了在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王澍以“衰变的穹顶”获得特别荣誉奖,成为了首位以个人名义登上该世界第一大建筑展领奖台的中国建筑师。


2006年,他把25万片旧瓦片带到威尼斯,做了一个叫“瓦园”的作品。双年展技术总负责雷纳托来检查,在“瓦园”的竹桥上走了几个来回,诚挚地告诉王澍:真是好活。他觉得那大片瓦面如同一面镜子,如同威尼斯的海水,映照着建筑、天空和树木。 “瓦园”最后如建筑师所料,如同匍匐在那里的活的躯体,这才是“营造”的本意。


很奇妙的是,在王澍的作品中,我们的身体、情绪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记忆浮现,情绪汹涌。


就像《造房子》这本书的设计师杨林青所说,王澍的建筑作品勾起了他儿时的记忆,某些时光深处的片段灵光一现,让人感动。


不仅结构形状,他建筑所用的材料也出人意料。


夯土、竹片、瓦片,这些别人舍弃的旧材料,成了他建筑的语言。


他的作品是可以抚摸的。难怪他被称为“触感建筑师”。


王澍的“叛逆征途”一直持续至今。他最新的作品是位于浙江富阳文村的民居改造项目,以及位于富江春畔的公望美术馆。


“园在我心里,不只是指文人园,更是指今日中国人的家园景象,主张讨论造园,就是在寻找返回家园之路,重建文化自信与本土的价值判断,以我们这代人的学养,多少有点勉力为之,但这种安静而需坚持不懈的事,一定要有人去做,人会因造园而被重新打造的。”


这便是王澍的建筑世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