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百科

人物

更多
  1. 您现在所在位置
  2. 首页
  3. 人物
  4. 正文

一篇全网「最全」琚宾解析文章

发布时间:2022-10-13  浏览次数:7529  文章来源:纯氧设计馆

1

设计师琚宾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在建筑空间里的运用和创新,以个性化、独特的视觉语言来表达设计理念,以全新的视觉传达来解读中国文化元素。在作品中,他将“当代性”、“文化性”、“艺术性”共融共生,以此作为设计语言用于空间表达。

琚宾坚持从传统与当下的共通、碰撞处,找寻设计的灵感;在艺术与生活的交错、和谐处,追求设计的本质;在历史的记忆碎片与当下思想的结合中,寻找设计文化的精神诉求。

小编尝试从自己的角度去解读琚宾对于设计的思考和观念,而且会着重阐述他对于设计的理解。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诠释了琚宾老师的设计表达以及深层思考:

琚宾

设计师

创基金理事

水平线设计 品牌创始人/首席创意总监

以上是水平线官网对于琚宾的描述,简短纯粹,省去了无数个其它设计师一生难以企及的头衔,这是一种极其平和放松的胸怀和姿态。接下来我们直接进入分析的主题,首先从琚宾老师的作品说起。

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更多可能性,

赋予每个设计以鲜明的个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4

这是打开水平线官网的第一句话,也是最显眼的一句话。琚宾老师在很多个场景下阐述过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和喜欢,在作品中也可以感受到隐约的中式古典文化的韵味。

空间中看不见的气韵是设计追问的本质所在,气所呈现的美以及韵所表达的质,需要物理化建构的结果去依附。建构的核心是理念,是材料,还有对造型、灯光,包括对自然的理解,对人活动的呵护,及对文化的回望。

——琚宾 2015年于北京

琚宾老师最近几年着重想要表达的是关于空间的气韵,而他用了另外一个词语来替换:

气质美学

我们形容一件有气质的作品,常用“形神兼备”这个词语,我们也将用几个关键词来阐述琚宾老师的思考,那么综合起来就是以下几个方面:形、神、游园、朦胧、诗意。

/关于水平线设计/

在设计中,我们善于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更多可能性,赋予每个设计以鲜明的个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我们通过对东方传统文化、艺术与哲学等方面的提取和运用,配合数字化分析工具和国际先锋的设计方法,致力于创造真正属于中国的现代巅峰设计。

我们从水平线的官方简介中提取到了琚宾对于设计的视觉表达的来源:东方传统文化、艺术与哲学等。

那么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到底什么才是琚宾老师的灵感来源呢?

 宋式美学 

宋朝的历史地位,在很多教科书中给人的印象就是“积贫积弱”,仿佛这就是宋朝历史的全部。事实并非如此,陈寅恪先生曾言: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

5

小编通过对于宋朝美学的了解学习,希望从字画的层面来列举一二,毕竟书画是历朝历代艺术的最为完整综合的表现形式。

 字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代表作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

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6

瘦金体起笔稳,行笔速,收笔安,点顿金钩铁划,一曲三折。横竖撇捺尤如疏影横斜,宝剑出鞘,仙鹤独立,极具擒纵之势,是富有节奏感的下笔。字体整体端庄俊秀,笔势酣畅。

7

如果你大概了解了一些书法的常识,一定知道笔锋这回事。琚宾老师把标志设计都加入了宋体笔锋的意向,不可谓不喜欢中式元素。

瘦金体还通过拉长笔画,改变结构,特殊顿笔等方式,形成许多三角结构,如钻石的切割面,再加上本就伸展爽利的笔画向外延伸,导致字如钻石散射光芒,因此视觉上呈现张扬华丽之感。

这样的运笔和形式,包括气韵在琚宾老师的项目中经常可以看到。

8

拉长笔画,改变结构,伸展爽利,

向外延伸,端庄俊秀,笔势酣畅,

疏影横斜,宝剑出鞘,仙鹤独立。

如果你把这些对于瘦金体的描述替换为对琚宾老师室内设计的形容也十分贴切。

类似的设计手法在早期现代建筑奠基人的几位大师的作品中也有很多运用。

在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早期的草原住宅建筑设计中有很多运用,他将横向元素水平拉长,视觉效果融入自然,室内外自由交流产生呼应。

密斯凡德罗的范斯沃斯别墅,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中,这样横向拉长的手法有着极致的应用。

柯布西耶的建筑五大特点中就有横向长窗这一元素。

9

 画 

宋代绘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巅峰。

宋朝是一个中国绘画的黄金时代。经济的繁荣、皇帝的重视,使得绘画艺术空前繁盛,无论是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人物画,都在这一时期获得了重大发展。

所以法国汉学家谢和耐(JacqueGernet)称宋代是“中国的第一次文艺复兴”。

北宋建朝之初便建立了宫廷画院——“翰林图画院”。画院把全国最优秀的丹青妙手汇聚起来,主要职责是为皇室、宫廷提供绘画服务。

画院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家,创作出如郭熙的《早春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等多幅出色的作品。

10

女孝经图

我们来看琚宾老师非常出名的作品《画屏》:

11

《画屏》局部

12

《画屏》与《女孝经图》画面排布对比

13

《画屏》与宋徽宗《瑞鹤图》画面排布对比

琚宾老师找到著名的陈红卫创作了非常中式手法的空间表现图,不难看出和我们上面贴出的《女孝经图》以及宋徽宗的《瑞鹤图》的画面排布方式如出一辙。

14

《宋人撵茶图》布局与画屏 | 居然顶层琚宾之家画面对比

从布局到家具的款式造型,居然有种穿越时代的契合感,虽略显牵强,却又言之凿凿。

其实谈到琚宾老师的画屏,必然需要提到《韩熙载夜宴图》,因为这幅画才是画屏的真实灵感来源。此图描绘的是五代十国的社交场景,也正是宋初的场景描绘,所以琚宾作品的外形上,更多的具有了宋朝的气质。

15

我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找寻到灵感,《韩熙载夜宴图》所表达的场景的关系,其贯穿始终的屏,界定了空间、叙述了时间,屏上绘画的内容承载了个人对文化的眷恋,透视出感情喜好的所在。

——琚宾

琚宾老师对于宋代美学元素的演变应用在很多项目中都可以看到,我们随意选取几张大家感受一下。

我分明在琚宾老师的作品里看到了宋式家具的简练挺拔,瘦金文字的风骨,宋版书的精致排列布局,宋画的通灵气质,钧窑瓷器窑变后的绚丽色彩和质感。

我对魏晋时期非常着迷,读了一些相关的文献。因为那属于中国人文思想最自由的时期,尊重个人价值和能量,有着相当民主、人文的环境,因此诞生了诸如竹林七贤那样的人物;再一个,我比较关注宋朝时期对美的追求,中国人对美的追求有一个不变的规律,叫“看古”,俗话说“看古论今”,其实中国一直都是这样。

 ——琚宾

琚宾老师对宋式美学是真爱!

那么上面这段提到的魏晋时期思想又是怎样的呢?它对琚宾老师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们接下来继续讲形神兼备中“神”的部分。

魏晋时期个体意识的觉醒和人文精神的张扬,士族阶层中的精英分子对独立人格的坚守、对自由思想的追求、情的觉醒、审美意识的觉醒、对自我与个性的坚持还有对文学、艺术、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贡献,在很多文化学者将魏晋时期的人文思想变化看作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19

所以你在琚宾老师的作品中,一定可以感受线条的流畅,空间的灵动,节奏的变化,氛围之轻松。有着魏晋竹林中七位先贤般的恣意畅快,超然洒脱。

朦胧

琚宾老师对于空间的气质有着极高的追求,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都希望在项目中尝试营造一种朦胧的感受。

朦胧指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或者人所表达的感情思想不太清晰,多含蓄。

琚宾老师通过半透的材质,透出光线的墙体,空间的雾气,柔化空间感的灯光来营造朦胧的氛围。给人一种神秘,又让人放松,结合了自然元素的肌理、艺术品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受。

游园

我们在园林当中走路的尺度、院墙的高度、庭院的境深,你能看到什么,不能看到什么,它都有一种东方人的关系,叫可观、可望、可游、可居,一步一景,随方制象。

——琚宾

24

游园动线的概念取自中式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让空间来规划游人的路径,以达到造园者引领游人产生好奇,探索,疑惑,思考,惊喜等等情绪。

但是琚宾老师对于游园动线的理解更多地建立在空间节奏的把控以及感受和氛围的营造,加之气质美学的考量。

我们将琚宾老师的游园东线分为了三大要素:挡,游,顿。

 挡 

这部分作为阻隔通道的存在,让人员停顿在此造型之前,或左或右,产生侧向移动,身体和视线随之被改变,对于空间的感受更丰富一个细微的层面,而挡的次数和美观度也尤为重要。在很多设计师的概念里,也会把这样的区域叫做端景。

28

我们看到了琚宾老师对于这块区域的处理手法多是以艺术品摆件挂画为主,偶尔会用光线来营造。

 游 

其实这就是对于人员动线的规划,大多数设计师是有这样的概念的,但是在实际项目的操作中又会忘掉,或者说功力不够。

可以看出琚宾老师对于动线的规划有着偏执的追求。几乎拒接一切的开门见山和平铺直叙,他更多的是在寻求百转千回,此起彼伏的空间节奏。通过尺度和氛围的变化让人产生对于空间神秘性的探索欲望,也可以充分调动人的情绪起伏。让空间引领人的情绪,这才是大师的表现。

 顿 

顿之于挡,两者存在于同一个空间。但是挡是设计师主动营造的,顿则是进入者产生的行为反应。顿代表着设计师的构思起到了作用,哪怕是一秒的停顿,也是空间节奏的改变。

29

顿,相当于音乐中的休止符,是让人喘息片刻放松的间隙,是上一段的结束,是进入下一段的开始,是一个故事的转折,是瘦金体一个笔画转折处的笔锋停顿,是一个室内设计项目中空间感受的变化点。

诗意

只有一种东西能给琚宾不变的感动,因此也成为他的设计价值——“诗意”。

这是一种很像形象描述的东西,作为东方人,每个人或许都可以意会到一些关于诗意所承载的内容,但又一定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30

诗意,或许就是对琚宾老师作品的一个完整的概括,书画艺术作品中得来的形式,古籍文献中渗透出的美学修养,魏晋文人的自由精神,东方传统的美学意境,朦胧而不可描述的意向感受。

31

如果一定要给琚宾老师的作品气质做个具体化的概括,那我愿意用这句话来表达。

宋式美学之风骨,

魏晋文人之精神。

至此,琚宾老师的设计形态表达已经分析完毕,以下内容深度更深,如果您还想继续探究琚宾,可以继续阅读以下内容。

中界观

32

2014年,我提出过“中界观”的概念。在“中界观”的阐述中,我从三个方面去思考设计本身,一是设计形态,二是设计思维,三是设计精神。

——琚宾

“中”就是中间、中立、中庸。

“界”指的是设计师的思想游走在给自己设立界面和打破界面之间的徘徊。在这样的徘徊中,不变的是心性。

琚宾将“中界观”总结为“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

“以前就是想太多,想得头痛。”他笑着承认别人所谓的“矛盾”,也享受着“矛盾”。因为“矛盾本身会产生能量,这个能量是设计的温床。”为了疏导这些矛盾,他给自己找到一个管道:中界观。

我们将从设计形态,设计思维,设计精神来分别阐述中界观。

 设计形态 

其实关于设计形态我们在本文的上半部分阐述了非常详细,设计形态是中界观中最直观最可感知的一部分。大家可以继续看下这个阶段我们再继续聊一下中界观的设计思维对于琚宾设计的指引。


 设计思维 

/设计理念/

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在建筑空间里的运用和创新,以个性化、独特的视觉语言来表达设计理念,以全新的视觉传达来解读中国文化元素。

在作品中,将“当代性”、“文化性”、“艺术性”共溶、共生,以此作为设计语言用于空间表达。从传统与当下的共通、碰撞处,找寻设计的灵感;在艺术与生活的交错、和谐处,追求设计的本质。在历史的记忆碎片与当下思想的结合中,寻找设计文化的精神诉求。

这是琚宾在官网写下的设计理念,我们只抽取关于中界观的词汇:共生,共溶。

在很多人看来,东方与西方之间的空隙极小,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维度也很窄,甚至是没有空间。

市面上所谓的新中式更多的是东施效颦般的照搬,或者粗陋的改变原本传统中式的元素进行重组。

而现代则非常现代,做现代的公司也有很多,国内做的很棒的也有不少。但是可以做到琚宾老师这样形神兼备的东方韵味,又不见传统东方装饰元素直接演化运用的,确实很少。

照猫画虎很简单,但是画虎画皮难画骨。

在琚宾老师的项目里,你看不到斗拱,看不到雕花屏风,看不到红木紫檀家具,看不到拱门迎客松,看到的只有隐约可以感受到的东方韵味,你很难描述,也很难找寻。

33

仿佛琚宾老师有双神奇的手,在东方传统和西方现代之间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用均衡克制的手法,自如的表达着自己。对他来说,他的设计就处在了两者之中界,而且怡然自得。

这和著名摄影师孙郡说过的话如出一辙。

“我要为自己打开一扇门,这扇门很窄,窄到只允许我一个人通过。”

34

孙郡,中国摄影艺术家,出生于浙江绍兴,7岁开始学习国画,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其作品融入了绘画的表现手法,注重画面和故事的结合,意境深远,被媒体誉为“摄影诗人”。他的作品深具东方韵味,是东方美学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

显然琚宾老师也为自己打开了一道门,在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之间开拓了一篇无垠的边界,而他就在这中界之中,做的非常自如。在琚宾老师心中东方传统和西方现代之间没有矛盾,没有断层,没有界限,只有共生,共溶。

35

琚宾在深圳和北京都没有属于自己独立的办公空间,这或许也是琚宾的一种对内在探索的现实版的实践,让自己游走在不确定的位置,不被物理的空间界定自己的行为,也侧面体现着他对设计的不断求索,不希望被明确的风格和做法界定自己所要表达的设计。

36

在琚宾的概念里,有个“第三空间”,承载了办公室、书房、冥想室等所有物理层面的私人场所。只要进入其中,哪怕在最热闹的酒桌上,琚宾也可以是孑然一身的“旁观者”。这让他既身在某处,又身不在场,从everywhere瞬间抽离到nowhere,像超能力一样。

37

但“第三空间”不锚定于场所,完全取决于“心性”,因此在“心性”未至之前,琚宾也曾将行为与城市对标,想着到了深圳、北京或纽约,自己就要这样那样。然而预设的差异总是容易诱发情绪波动,于是就有了2001年,初到深圳的琚宾在日志里对整座城市的抱怨。例如,“南方人不懂北方人的幽默感”,再例如,“南方人的做事风格”.....可回头再看,大多不满实在与深圳无关。

在琚宾的脑海中,一直有一个三角构成体,左边是文学,右边是艺术,上面是建筑。他认为,只有文学和艺术可以永存于世,其他都是过眼云烟。对文学、艺术的吸收,会滋养他对建筑、创作的温床。“当你的思想能从艺术,到文学,到建筑,三个之间自由翱翔的时候,你就会自由的。”

而小编觉得在琚宾的精神世界里,他遨游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恣意遨游。

38

 设计精神 

中界观如何指导支撑琚宾老师的设计呢?

第一,我们怎么关注当代?

我提到异质性这个词语,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多元共生的状态。

第二,我们怎么关注传统?

只要是做设计,就要从历史的碎片中寻找元素,这里面包含的是复杂性。

第三,我们怎么面对未来?

我用了一个词叫悖谬性。悖谬就是极端矛盾,这种矛盾会产生突破边界的思考,有了新的思考就会产生新的矛盾。这代表我们探索未知事物的精神。

中界观中包含了对传统、当代和前瞻的理解,相对应的也包含了我们对异质性、复杂性和悖谬性的处理。

这三样东西就像三驾马车,支撑着琚宾和他的水平线设计团队。

使命感

39

对我来说,设计中有一种简单的快乐,就是每当我拿出黄色的硫酸纸,就会感到兴奋,并且这种兴奋从来没有消失过。

——琚宾2013年

40

个人的独立是独特价值的先决条件,然后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向方法和手段延展便必然而然形成了风格。

设计师发展出自己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体系实际上就是思维体系的物化。

对于未知的探索一:

“很希望,在未来可以找到一种方式,一种途径,能够承载情怀,与我的内心全面产生反应,同时将我一直思考的事情和设计进行无缝对接。但目前依然存在的距离,总是让我觉得思考和行动很难统一,在拉进距离的时候,能感觉到中间的阻力,会把一些东西屏蔽掉。”

——琚宾2013年

对于未知的探索二:

“方案在两条线路上探索,带着我的情绪。但凡到了我已知的、熟悉的领域,总有种把刹车片踩烂的冲动,同时,带着少许不安。这与在探路途中自带的兴奋感形成一种对抗,一种带着自虐的、让血液循环加速的推背的感受。”

——琚宾 2019年2月于纽约

对于未知的探索三:

任何思想深刻的东西最终还是会指向宇宙,指向时间空间。碰撞、平衡、膨胀、消散,最后变成不可控的,虚无了的。掌握现在,便是知晓了过去与未来。

——琚宾2019年11月

对于未知的探索四:

我们在设计中是动态的平衡往前走,但我们探索的是未知的边界。因为如果我们知道的话,你会感觉很无趣,并懂得去捕捉与它关联的灵感。我们还要通过一个逻辑的思维,从精神转换成想象的实体,得出形式、落于载体,回问意义、营建氛围。氛围很重要,设计的氛围和设计的选址一样的重要。

——琚宾 2020年第十届国际设计酒店论坛

对于琚宾的设计思维、设计手法、理论实操,还想了解更多的底层逻辑的设计师朋友,一定要来看这套《琚宾思维拆解》课程,哪怕是你学过、看过很多设计大师的设计作品和设计手法,自己运用起来却没法收放自如,只能照搬照抄,不能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

或者说,你经常会听到琚宾的名号,但根本没了解过琚宾设计到底是什么?琚宾的自我体系又是什么?他的那些优秀案例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学习…… 这些都没关系,这套《琚宾思维拆解》课程全部都帮你解决。


 总结观点 

琚宾,是纯氧心中中国最出色的室内设计师,没有之一,通过这一轮的研究分析,更加深了他的这一观点。

纯氧从未看到任何一个室内设计师可以将思考转化为理论,将理论付诸实践,而实践结果又完整而统一到如此高的水准。

纯氧在设计中,研究了很多琚宾老师的手法,也在一些项目中不断的尝试模仿运用。但是在整理撰写完这篇文章之后才发现,皮毛终究是皮毛。

模仿者的最高境界无非就是:真假难辨。

而难辨的重点依然是:是否是琚宾本人的作品而已,与模仿者毫无关系。

在目前国内设计行业流行的所谓新亚洲,各种东方风格无疑都停留在具象的外形基础之上。剥去这些所谓的风格元素,其实内在是极其空洞的,并没有过多的文化支撑。它们更多的是商业合作的产物,主流市场客户口味的反馈而已。

而琚宾老师保持着对于世界的思考,将自身和社会的矛盾一直放在心中。求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依据,形成了自己精神世界的出口,也成了设计的支撑和依据。

琚宾,一直在不断的抽离自己所处的环境。用更高更广的维度和视角来审视过去,现在,未来,这让他不拘泥于历史传统,着眼于真实的当下,遥望着美好的未来。

这就是思考的重要性所在,这样的设计师和他的作品才是完整的,才可以离伟大更近。

热门文章